本网讯 5月19日下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成功举办“云山卓越讲坛”第四讲。本次讲坛由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唐润华教授主讲,诸侯快讯1188何国平教授主持。
何国平教授(左)唐润华教授(右)
唐润华教授是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9月受聘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2022年11月起任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现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委员、国家应急中心舆情监测委员会专家委员等学术职务。唐润华教授对国家智库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同时为现场师生分享了带领团队进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经验。
以下是对唐润华教授的采访实录:
何国平:请您介绍一下您的教育经历与职业生涯。
唐润华:关于教育生涯,我当时正处于80年代思想启蒙的时期,也就是我们50、60后读书的时代,中国刚刚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那时刚刚恢复高考,作为78级的学生,我考上了广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开启了与新闻传播研究的工作,后来进入了相关领域工作。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选择进一步深造,留校担任了教师。1983年,我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在职业生涯方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习生涯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新华社的新闻研究所。后来我去英国参加了汤姆森基金会的新闻培训,到牛津大学当了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而当时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路透社的发展。从英国访学回国后,我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放在了世界性通讯社的发展研究上面。
何国平教授采访唐润华教授
何国平:您刚才讲您在新华社时针对世界性通讯社起草了很多的报告,也拥有很多的智慧成果,那么在撰写智库成果研究备赛报告方面,您在新华社期间积累了哪些经验,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
唐润华: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问题意识,智库报告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最高的境界就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意识来自哪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到一线去调研,通过了解舆情来了解他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这样我们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之后,怎么样提供解决方案也是很重要的。作为初步报告来讲,就是要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还是要调研,因为有些问题我们自己关起门来想是想不出来的,必须要到一线去听他们的声音,这是第二次调研。从写作上说,智库报告跟我们学术研究的论文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不需要引经据典,或者说文献综述,而是直接写当前有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值得我们关注,以及它有什么症状和表征,然后说明它造成的危害,最后阐述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字数方面一般是三千字,而如果是单个的舆情报告,一般就一两千字,也就是概括一些“苗头”性的东西。
何国平:我看刚才看您的CV有注意到您的一段经历,您在新华社的研究部时曾经长期担任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的主任,那么您应该在带领学术团队方面有积累一些心得。您可以分享一下在具体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该怎么样组织团队,又该怎么样培养、塑造团队成员吗?
唐润华:其实,我们的那个研究中心是整个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实力最强的头牌,我们的规模也比较大,当时最强盛的时候大概有6个人。大家都是硕士毕业生,本身也挺优秀的,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当时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就是给他们进行指导,可以说那几个年轻人都是我手把手带出来的。我出去调研一般会带一两个年轻人,回来以后我们一起讨论调研主要的发现、主要的问题,然后构思报告的主要的框架,然后让他们去写。写好之后,我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改,修改好几遍,逐渐地就将他们培养出来了。同时,我也鼓励他们每个人都去读博士,并且申报国家课题。总而言之,我的体会就是对自己的团队一定要舍得投入,不能心胸狭隘,什么东西都想自己来。我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放手让他们去做,大家一起分享成果,同时给年轻人多一些指导和鼓励。
何国平:刚刚董主任在介绍唐教授的时候,说到了唐教授有很多的“斜杠”,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您是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评审组的专家。因此我想请教您,就新闻传播这个学科来说,您觉得我们老师们在进行申报选题的时候有哪些好的tips?以及我们的申报书应该怎么样才能让评委眼前一亮呢?
唐润华:确实,每年各个学校的老师们都会为申报国家社科课题教育部课题花费很多的心血,以前我在学院跟也老师们讲过,我们国家社会科学的课题现在竞争是非常激烈,它的总体申报成功率是15%左右,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最重要的就是题目,看选题设计有没有能够让评委眼睛一亮的感觉;然后再看设计,主要看总体框架以及内容框架,探究完整性、逻辑性、新意等等。另外,有些评委可能会看重前期研究成果,所以年轻老师们一定要把握好选题设计。除了有好的题目,好的“本子”必须有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有一个立得住的基础,从而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能够成为一个好的研究主题。
老师同学们认真听讲
何国平:下面我们还想就课题申报进一步与唐老师进行探讨。我知道您是两个国家社科基金的首席专家,一个是2010年的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一个是2017年的新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研究。在常人看来,冲刺一次国际一般项目都要耗费很多年,而您竟然是两个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
唐润华:我每到一个地方讲课题申报的时候,都会提到课题申报成功的几个要素,其中我就提到了一个“运气”,也是自身的研究实力。除去运气的偶然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实的学术积累。我本人一直从事国际传播方面的研究,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做的事情都是跟国际传播相关,后来又在新华社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有大量的积累,在业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这可能对我第二个课题的申报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再就是要抓住研究问题的核心,明确自己要研究的内容,填充自己的逻辑框架。
何国平: 2017年的那段时间我也在搜索或者研究唐老师发表情况,我发现唐老师在60岁之后依旧有很高质量的内容发表。您非常善于捕捉学术前沿的热点,而且立得住脚。在最近学术探讨中,您和我们在关于Chat-GPT的思路方面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请问您保持学术研究生涯的秘诀是什么?
唐润华: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人,我写的论文或者说发表的论文其实很少。以前在新华社的时候,我写的都是一些业务研究型的,到了大学以后,话语体系跟原来的研究基本上不太一样,所以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知道适应这种挑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 所以我非常注重学习,每天会看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的论文、国外的论文,还有一些专著,疯狂地补课。除了这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之外,我觉得要保持对前沿问题的这种兴趣。我觉得不能丧失对各种新生事物的兴趣,这是非常宝贵的。另一方面,我也认为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大家下午如果来听我的讲座,可能会发现听我的讲座跟听其他老师的讲座不太一样,那么做研究也是这样、写论文也是这样,要有自己的特点。
初审(校):王 瑜
复审(校):全 燕
终审(校):侯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