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洪忠:如何认识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

编辑: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8日

       2018年5月17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张洪忠教授莅临诸侯快讯1188,为学院学生讲解了人工智能以及传媒的发展与应用动态,并以此启发了同学们关于人工智能对传媒业影响的思考。

张洪忠教授正在授课

       张教授主要是通过三个部分来介绍人工智能以及对传媒业的影响。分别是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对媒介形态的颠覆,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替代吗。

       围绕着人工智能,张教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含义。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定义:使一部机器的反应方式像一个人在行动时所依据的智能。并且说到人工智能是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制造智能机器、可学习计算程序和需要人类智慧解决问题的科学和工程。紧接着张教授由媒介发展趋势: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算法的关系引申出三个结论。一是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云计算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助推力,三是新算法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拓展讲解了内容生产效率指数级提升及把关人规则的改变。

       然后,张教授讲到了因为人工智能新闻呈现方式的改变,并讲解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的含义和区别。虚拟现实,即Virtual Reality,简称VR,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近10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其出现更使得互联网的平面世界出现了三维场景。AR(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1990年提出。随着随诊电子产品CPU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MR(Mixed Reality)技术结合了VR与AR的优势,能够更好得将AR技术体现出来。

张教授讲解人工智能

       最后,张教授围绕着人工智能是否是对人的替代,谈到了自己的看法。一是人工智能是对传媒生产力的一种提升,二是人工智能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人工智能是一种技术迭代,不是对人的替代。讲座最后,张教授在提问环节回答了一位同学的提问,关于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替代还是延伸。张教授对此进行回答,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化(目前阶段)、通用化(实现AGI尚需努力)和情感化(想象中)。而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人”的智慧还很远,只算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机器。由于时间有限,张教授还有更多的内容没有讲授,现场张教授也与同学们约定,以后还有机会再来广外为同学讲课。

 

       嘉宾简介:

       张洪忠,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传播效果测量、人工智能的媒介应用、传媒公信力。目前在SSCI、CSSCI期刊和中文学术刊物发表六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资本影响下的中国传媒业》、《转型期的中国传媒公信力》等四部学术专著,参编著作多部。独立承担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百项媒介调查项目。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